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一次性使用肠营养管、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检测

一次性使用肠营养管、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13 07:25:22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一次性使用肠营养管、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一次性使用肠营养管、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的检测意义

肠营养管、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作为临床肠内营养支持的核心耗材,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提升,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核心任务。检测工作不仅需要验证产品的物理性能、化学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,还需确保其临床使用过程中具备稳定的输送功能和无菌保障。通过系统的检测项目、科学的检测方法以及严格的执行标准,可有效避免导管断裂、连接件泄漏、材料溶出物超标等潜在风险。

主要检测项目

1. 物理性能检测:包括导管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、抗弯曲疲劳性、连接件密封性和抗扭结性能测试,确保产品在输送营养液时保持结构完整;
2. 化学性能检测:涵盖材料溶出物分析(如酸碱度、重金属残留、紫外吸光度)、增塑剂迁移量及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;
3. 生物相容性检测:依据ISO 10993系列标准进行细胞毒性、皮肤致敏性和皮内反应试验;
4. 微生物学指标:无菌检查、细菌内毒素检测及灭菌验证,确保产品无微生物污染风险。

关键检测方法

1.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: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,通过专用夹具模拟临床使用场景;使用压力测试仪验证连接件在设定压力下的密封性能;
2. 化学分析方法:利用ICP-MS检测重金属含量,HPLC分析增塑剂迁移量,离子色谱法测定环氧乙烷残留;
3. 生物学评价方法:通过细胞培养法评估材料浸提液的细胞毒性,采用兔皮内注射法观察局部反应;
4. 微生物检测技术:按照药典规定进行薄膜过滤法无菌检查,鲎试剂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水平。

执行标准与规范

1. 国际标准:ISO 80369-7(液体医疗设备连接件)、ISO 15675(心血管植入物用聚氨酯材料);
2. 国家标准:GB/T 15812.1-2020(医用聚氯乙烯导管)、GB/T 16886系列(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);
3. 行业标准:YY/T 0489-2020(鼻饲管)、YY/T 0466.1-2016(医疗器械标签系统);
4. 法规要求:需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及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。

生产企业应建立从原材料入场到成品放行的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,特别关注导管尖端的开口完整性、流量控制阀的精度以及长期留置产品的耐老化性能。通过多维度的检测验证,确保产品在临床应用中既能满足功能性需求,又能最大限度降低生物安全风险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